秦將桓齮

第三百四十七章:項燕熊啟

“昔我先君成王與秦結為婚姻,兩邦若壹,戮力同心,並袗以齊盟。曰:葉萬子孫,毋相為不利。”

“秦楚之姻至今已有二十一世,臣雖有不德,使上國加兵於荊。但若秦王能顧前好,不泯楚之社稷,效衛國舊事,能讓臣得一小邑奉祀祖宗血食,則可續秦楚之好,亦能顯秦王仁德之心,懷楚人之意,還請將軍告知於秦王……”

楚王負芻肉袒面縛,跪在王翦馬車前,三次稽首後,絮絮叨叨的向王翦祈求著。

雖說是無條件投降,但楚王負芻心裡同樣想有一個好下場啊。

如果秦國能像對待衛國一樣,保留楚國血食社稷,讓他做一個小小鄉邑的統治者,那可就再好不過。

在楚王負芻滿懷希冀的眼神中,王翦沒有回答,反而轉頭對趙佗笑問:“楚君之語,爾小子以為何?”

趙佗神色平靜道:“楚君之語,當前往咸陽,親自向大王述說。”

“然也!”

王翦頷首,對楚王負芻冷聲道:“吾王翦,只知滅國,安知存國?楚君之願,還請自向大王陳述吧。”

楚王負芻全身顫抖,王翦此話讓他感受到了無盡的屈辱。

這一刻,他終於體會到了韓王安、趙王遷、魏王假曾經的心情。

昔日六國之君王,今日秦國之臣妾矣。

楚王負芻抬頭,目光盯著戰車上,那居於王翦身後的秦國將軍。

剛剛就是此人一語否決了他的請求。

趙佗。

這就是那個從去年開始,便讓他日夜難以安眠的人啊。

終於見面了。

真年輕,比他負芻的兒子還要小,但已經創下這般輝煌的功績,以負芻的眼光來看,假以時日,此人當不弱於王翦。

“不穀雖然敗了,但也給你趙佗樹立了仇敵,他日定要見你如何被秦人排斥擠兌,讓你前程盡毀,以快不穀之心。”

楚王負芻心中喃喃,想到此處心情又變好了不少。

他之所以針對趙佗,除了有洩憤之意外。更多的還是要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面臨亡國之際,即將淪為敵國階下之囚,楚王負芻的心裡是充滿絕望與忐忑的。

這時候他只要想到自己暗中施展的陰謀,能讓可惡的趙佗付出代價,就能感覺到一絲快意,連眼前的屈辱都能忍受下去了。

一個目標,能讓他渡過眼前的絕望時刻。

戰車上,趙佗也感受到了楚王異樣的目光,身上不由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這楚王負芻一而再,再而三的故意賴他,趙佗自是有所察覺。他雖然不知楚王心中具體盤算,但早有警惕之心。

故而之前楚王遣使獻越王之劍,他不僅不接受,並警告麾下各將嚴守節操,絕不可被楚人所汙。

好在王翦已經來了,在眼前境況下,楚王負芻如何想法,已經無所謂了。

秦國滅楚已成定局,區區一個階下之囚,亡國之虜,又能奈他如何?

趙佗的視線從負芻的身上掃過,這個滿臉蒼白的中年男人沒有什麼值得他關注的地方。

他的目光,落到後方那些被押解出來的楚國宗室貴族,無數臉色驚惶的嬪妃佳麗,以及馬車拉著的眾多寶物上。

楚國八百年,雖幾番遷都,但國家府庫之中奇物珍品,祭器重寶不知有多少。

如今,全都將成為秦國之物。

八百年歲月,荊楚四十二代君王的奮鬥開拓,如今盡為秦人所有。

眼見又一萬乘大國亡於眼前,趙佗心胸自是激盪,腦海裡浮出一句來自後世的感慨。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

趙佗站在車上,看著那些公子王孫,公卿貴族跟著楚王負芻一起,在秦軍的押解下,邁動腳步,向東北而行。

他們一步哭一步泣,走一步嘆一聲,淚如雨下,哀聲遍野。

這些荊楚的亡國君臣,他們將走過淝水,渡過淮河,一步一步前往昔日的楚國陳郢,今日的秦國淮陽。

咸陽已發來詔令,王之車駕將親臨楚地。

秦王政要在那曾經的楚國舊都,接受這些亡國之虜的覲見,享受無上的榮耀。

這時,眼見楚王君臣如同奴僕一般俯首東行,壽春城外參與受降儀式的十萬秦軍將士個個激動難耐,不知是誰叫了一聲。

“楚國已亡!”

緊接著,十萬秦軍盡數歡呼大叫起來。

“楚國亡矣!”

在那滿是激動歡呼聲中。

趙佗反倒冷靜下來。

“楚國真的亡了嗎?”

他轉頭,看向東方。

那裡,淮河之水滾滾東向。

……

“負芻弒君篡位,本不該登君位。吾願奉公子為王,以承先君王業,繼楚國社稷!”

淮水以南,淮陰城外。

楚國令尹項燕跪在地上,當著眾多楚人的面,向剛從江東趕來的公子啟叩首請求。

項燕的身後,跟隨的景同、屈茂等將亦跟著下跪叩首,恭聲道:“吾等請公子登位,以承先君王業,繼楚國社稷!”

公子啟驚愕在原地,他在率兵趕來的路上有過猜測,但猜測歸猜測,當他真的看到項燕和諸將跪在地上,請他登上楚國王位的時候,還是感到很震驚。

“令尹和諸位將軍快快請起。”

公子啟立刻上前攙扶項燕,口中推卻道:“啟乃庸人,離秦歸楚,只為懷歸先君故國,並無登位之心。今吾弟負芻乃為楚王,啟當以臣禮事之。且當此之時,有秦兵壓境,吾等更當同心戮力,共抗秦人才是,安能另立新王,讓楚國徒生鬩牆之禍啊!”

公子真乃明理之君,比那負芻要好之千百倍。

項燕心中暗歎一聲,自從去歲淮陽一見,他就對公子啟頗有好感。

其人文雅謙遜,說話彬彬有禮,更是能毅然拋下秦國相位,效命荊楚,這等魄力以及對楚國的忠誠,已是讓他十分佩服。

特別是在對比負芻的短視內鬥,陰險猜忌後,公子啟在項燕心中顯得越發英明起來。

當負芻要奪他兵權的時候,項燕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負芻昏庸,已不可扶。

不如另立新君,以振國勢。

所以項燕來了,他要在這淮南之地,輔立新王,再與秦人相爭。

眼見公子啟推卻,項燕勸道:“公子所說,自是金玉良言。只是如今負芻昏庸,致使陳郢慘敗,淮水以北不復為楚地,盡是秦旗飄揚。”

“秦人據淮北,必從下蔡渡淮,兵臨壽春。屆時內有庸主,外無良將,壽春孤城一座,安能抵擋王翦兵鋒。”

“以吾觀之,不過數月之間,必有秦軍破城,負芻被擒的訊息傳來。負芻既亡,吾等當有新王方可聚攏荊楚人心,憑藉這淮南、江東之地再與秦人相爭啊!”

公子啟默然,他知道項燕說的是對的,他在秦國時就對負芻頗有了解,知道這個弟弟是個陰險毒辣之輩。

等他回了楚國,雖然時間不長,但也看的更加清楚。

負芻不僅陰險毒辣,更是一代庸主,其人昏庸短視,毫無遠見。

對比他曾輔佐過的那位秦王,簡直是雲泥之別。

有這樣的庸主當政,楚國安能長久?

只是他公子啟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選擇了回到楚國,那就只能一條路走下去。

他默默遵從負芻的命令,前往江東,安撫越人蠻夷,做事兢兢業業,只想為楚國的存續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只是……陳郢大戰終究是敗了啊!

公子啟一番思慮後,還是搖頭拒絕道:“一切抗秦事宜,啟皆聽令尹安排,唯有這登位之事,尚需緩和。”

項燕見公子啟婉拒,也不氣惱。

對方沒有提率兵勤王,救援壽春之事,想來也是認同他的觀點,壽春必定覆亡。

只是公子認為登位的時候不到。

等到負芻敗後,他自會答應項燕的請求。

“既如此,便依公子之命。老夫自當竭盡全力,抵擋秦人,以全楚之社稷!”

項燕拱手稱諾,欲迎公子啟入城。

見項燕沒有繼續懇求他登位,公子啟面容亦緩和下來,一邊隨項燕往城中走,一邊開口詢問:“令尹乃楚之名將,當可估算壽春能在秦軍面前撐多少時日。”

項燕皺了皺眉,他在心中略微估算了壽春城的兵力與城防,沉聲道:“壽春大城。自春申君奉考烈王之命營建以來,又經過十餘年間不停的修繕加固,已成為一座雄城,哪怕是秦軍巨砲,亦難以破開牆垣。”

“城中有王之二廣兩萬精兵,又有淮北退守計程車卒,圍城時還能徵召城中青壯守衛,起兵卒數萬。哪怕外郭城破,城中尚有宮城可守。如此防禦,面對王翦進攻,負芻至少撐兩三月是沒有問題的。”

公子啟聞言,鬆了口氣,微笑道:“能有兩三月,甚好。吾等可利用這段時間,在淮南廣佈防線,同時徵召淮南各封君來此,聚攏兵力,再與秦人相爭。”

說完,公子啟不由側首西望。

淮水自西而來,滾滾流淌。

那裡,是楚都壽春的方向。

若是他那個弟弟,在秦軍圍城時撐的更久一些,那就更好了。

人氣小說推薦More+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歷時一年半,全文已完結,感謝支援正版!】 究極弟控沈莫玄和弟弟一起穿進了一本異世界耽美后宮漫裡,為了保護身嬌體軟的光明聖子(失憶弟弟),他加入了教廷聖騎士團,將覬覦聖子的魑魅魍魎們一律扼殺,好不容易讓弟弟以完璧之身撐到漫畫完結迴歸現實世界,卻無意中發現有什麼奇怪的東西也跟著過來了,包括但不限於: 那隻想對聖子下口但被當場釘在木樁上曝曬七天七夜的吸血鬼始祖; 那頭想擄走聖子卻被他設下陷阱關在地牢裡
蒙面紙羊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林不歡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大郎死,二郎亡,三郎馬踩肉泥漿,四郎為護太子爺,萬箭穿心在北疆……”北疆一戰,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作為穿越者的葉星,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 葬禮上,八大家族前來退婚,八個嫂嫂卻不幹了,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幫助葉星重振家族。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你們還要重振葉家,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
南燚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成為小霸王孫策,先和周瑜結拜,再拍賣傳國玉璽,得到了原本的孫策想都不敢想的資源。 直接過江,橫掃江東,三顧茅廬,結拜諸葛亮。收服呂布,收服趙雲,收服劉關張。 看陳風如何在這亂世之中一統天下。當然,還順便滿足了自己的名將收集癖!
薯條君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現代普通人謝桉意外穿越到四分天下的古代世界,因一首詩卷入廟堂紛爭,逐漸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 他從一個無名小卒成長為權傾朝野的權臣,結識了眾多江湖豪傑與廟堂權貴,經歷了賠銀案、文潮武弈、突梁紛爭等重大事件。 隨著神秘組織 “梁”的陰謀浮出水面,謝桉發現自己竟是昭烈帝的後人,肩負著拯救天下的重任。
望遠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