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影片

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權力制衡

鄭仁泰平素對自己這個兒子很是滿意,聰慧勤勉、悟性極佳,沒有那些世家子弟的浮誇奢靡、眼高於頂,然而自從入京以來,卻發現這小子有些蠢……

無視眼前沸騰的火鍋,喝了口酒,他問道:“依你之見,你與房俊之間孰高孰低?”

鄭玄果有些臉紅:“雖然兒子從不妄自菲薄,但比起越國公,那還是要差一些的。”

“哼,僅只是差一些而已?老子告訴你,天差地別!”

鄭仁泰打擊自家兒子的信心不遺餘力:“當年房俊在城南劃下一片河畔荒灘籌建碼頭,不知多少人嘲笑他異想天開、不知所謂,時至今日,房家灣碼頭卻幾乎成為關中貨殖的集散地,每日裡給房家帶去的收入車載斗量。再看看兵部、看看華亭鎮市舶司,足以見得房俊在實務之上乃是不世出之奇才!如果他敢在解池‘破而後立’,在‘破’之後,伱以為他能否‘立’得起來?”

人的境界是如何體現的?

或者說,天才與庸才之間是如何區分的?

很簡單,那就是在同一件事情上,有些人只要去辦就一定能辦好,而有些人卻將其弄得一團糟。

鄭玄果仔細想了想,不得不承認:“房二這人雖然平素囂張跋扈了一些,但能力絕對超群,他只要敢幹,那麼大機率是能夠幹好的。”

“世上從無十全十美之人,咱們在某一些地方比不得他人沒什麼好垂頭喪氣的,他們不也有用得著咱們的地方嗎?”鄭仁泰語重心長:“真正的成功之道並不是什麼文韜武略無所不能,而是尋找到一個比咱們強的人,在他起勢的時候追隨在後,收割咱們自己不能得到的利益,然而在他式微的時候及時拋開,以免承受咱們承受不起的損失……這兩點或許不用一起做到,只做到其一,便可保證家族百年不墜。”

世間哪有那麼多雄才偉略、英明神武之人?

自己不是那樣的人沒關係,在茫茫人海之中找到一個,然後跟著他幹就行了……

鄭玄果茅塞頓開:“不知勢,無以為人也,勢易而未覺,必敗!”

鄭仁泰展顏而笑,舉杯與兒子碰了一杯,飲盡:“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何謂‘人和’?人心所向,即勢之所在,順勢而為,方得昌盛,逆勢而為,自取滅亡。現在,陛下與房俊便是大勢所在,自當順而行之。”

*****

翌日清晨,李承乾召集數位大臣於武德殿內議事。

還有兩天才到上元節,上元節過後各級衙門才開始正式運轉,但官員可以休假、國事卻不能停止,所以即便是年節之時,太極宮內也照常奏事。

李勣、劉洎、許敬宗三人在座。

內侍總管王德將幾個小太監趕出去,親自奉茶,而後站在一旁服侍。

君臣幾人喝著茶水,許敬宗道:“上元之後,微臣便要開始丈量田畝,只是不知當從何處開始?”

這個問題之前已經有所探討,丈量田畝之新政施行天下勢必引發動盪,不知多少世家門閥群起牴觸,所以如何選擇首倡之地便極為重要。

選在邊疆塞外、窮鄉僻壤,即便成功也難以累積經驗、震懾天下;選在繁華州府,則世家門閥根深蒂固,所遭遇的阻力顯而易見,如若失敗,必然給此事蒙上一層陰霾。

所以一直未能達成共識。

李承乾放下茶杯,神態恭敬的詢問李勣:“英公有何高見?”

李勣搖頭:“微臣對政務一道著實並不精通,平素慣於藏拙,唯恐行差踏錯,哪裡有什麼高見呢?陛下乾綱獨斷,但凡令有所出,微臣定竭盡全力。”

你拿主意、做決定就好,我全力配合。

李承乾微微頷首,面上不顯、心裡卻有些失望,自己登基已久,卻還是不能收服這位軍政雙方威望絕倫的重臣……

目光看向劉洎:“愛卿意見如何?”

劉洎早有準備:“關中素有‘天府’之稱,沃野千里、物阜民豐,京畿之地攸關國運,陛下若堅決施行丈量田畝之策,何不自關中開始?以往關隴勳貴盤根錯節,即便是太宗皇帝都心有忌憚,可現在隨著長孫無忌伏法,昔日偌大的利益集團早已土崩瓦解,正是強力推行國策的最佳時機,只要丈量田畝在關中各地施行成功,則天下各處必然望風竟從,可謂事半功倍。”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作為京畿重地的關中若是順勢推行丈量田畝之策,天下各處還有什麼阻撓牴觸的道理?

當然,想要在關中推行,難度極大。

許敬宗憂心忡忡:“關中乃是京畿重地,攸關帝國根基,萬一引發劇烈動盪勢必動搖國本,陛下三思。”

盤踞在關中這塊土地之上的勢力除去關隴門閥之外,還有數量龐大的宗室……

欲在關中丈量田畝,就等於陛下與宗室正式開戰。

作為負責丈量田畝的主要責任人,一旦陛下在與宗室的鬥爭之中落入下風,便極有可能被推出去淪為“替罪羊”犧牲掉,許敬宗豈能不怕?

他之所以主動請纓負責丈量田畝之事,是為了累積徵集、積蓄聲望,可不是想要做皇帝手裡開疆拓土的刀。

李承乾也對在關中率先丈量田畝有些牴觸,不想與宗室直接衝突,遂頷首道:“關中之地情況複雜,的確不是最好的施行新政之地。”

李勣在一旁飲茶,聞聽此言,心中便略感嘆息:陛下的確缺乏魄力,假若是太宗皇帝仍在,只會迎難而上,豈會舍難取易?

劉洎詫異道:“陛下何出此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更何況是關中京畿重地!難道還有人敢抵抗陛下的皇命不成?”

許敬宗不滿道:“你也知道關中乃是京畿重地?萬一引發動盪,整個天下都將不靖,你想要做帝國的千古罪人嗎?”

他自然是極力反對的。

劉洎則道:“如今左右金吾衛即將成軍,兩軍之統帥皆乃越國公心腹親信,必然對陛下忠心耿耿,如若局勢動盪,大可以派遣左右斤無味鎮壓敵方。”

李勣便瞥了劉洎一眼。

許敬宗心裡一動,趕緊說道:“劉中書此言差矣,按照兵部之舉薦,無論擔任左金吾衛大將軍的程務挺還是右金吾衛大將軍的孫仁師都是國之功勳,與他們曾在誰人麾下效力有什麼相干?都是陛下的功臣肱骨,卻要對其貼上標籤用以區分,簡直荒謬。”

這傢伙居然將手伸向左右金吾衛了?作為文官當中的“叛徒”“敗類”,許敬宗自然要予以阻撓。

否則若是讓劉洎掌握一支金吾衛,實力大漲,自己往後如何超越?

但他也知道劉洎此言怕是要觸動陛下,畢竟對於君王來說“平衡”才是王道,負責京畿治安、宿衛長安的兩支部隊主將都是房俊的人,對於陛下來說怕是很難接受。

這與是否信任房俊、或者房俊是否忠誠無關,而是作為一個皇帝必須要時刻警惕的事情。

以前無人提出,並不代表陛下心中沒有想法,現在藉著劉洎之言,或許就將做出些什麼……

李承乾再度看向李勣:“英公以為呢?”

李勣心裡嘆氣,陛下連續兩次開口詢問,自己豈能連續兩次閉口不談?

那已經不是自己這個尚書左僕射能夠繼續當下去的問題了,而是有藐視君王之嫌……

他開口道:“程務挺乃忠臣之後、家學淵源,此前亦是功勳卓著,擔任左金吾衛大將軍實至名歸。但孫仁師就差了一些,此人之前在右翊衛,長孫無忌兵變之時叛逃至房俊麾下,雖然也有一些功勳,但畢竟出身不好,陡然難當擔任,怕是軍心不穩。”

李承乾道:“我也覺得孫仁師有些不妥,讓他擔任右金吾衛將軍吧,給大將軍做個副手還是綽綽有餘的……那麼右金吾衛大將軍之職,英公認為何人可以勝任?”

李勣搖頭:“微臣這些年已經很少理會軍中之事,一時間也沒有合適的人選,陛下乾綱獨斷即可。”

將孫仁師擋在右金吾衛大將軍之外,已經得罪了房俊,若是再舉薦一個人予以頂替,真以為房俊不會登上自己英國公府的大上門找茬?

他與房俊之間雖然是當今大唐軍方兩大山頭,平日裡齷蹉不斷,但彼此之間頗有默契,並非鬧得水火不容。否定了孫仁師也就罷了,畢竟自己非是故意針對,其人的確並不適合右金吾衛大將軍的職務,可若是再舉薦一人,那就顯得私心很重、目的不是那麼單純了。

陛下問及,自己不得不發言表達意見,可絕對不願被房俊給記恨上……

李承乾也瞭解李勣的性格,能夠給出一些意見已經是意外之喜,並不苛求,轉而詢問劉洎:“愛卿可有合適之人舉薦?”

到了這一步,劉洎也不藏著掖著,直言道:“微臣覺得隕國公更為合適,畢竟是超重為數不多的貞觀勳臣,功勳、資歷、能力都足以勝任,況且其人現在主持刑部,卻並不精通律法,實在勉為其難,何不將其放在熟悉的位置上為國效力?”

(本章完)

人氣小說推薦More+

風起遼東
風起遼東
明朝萬曆末年,遼東女真崛起,朝廷黨爭激烈,天災頻發
守豬帶two
巧取豪奪了無cp男主
巧取豪奪了無cp男主
#大概是寫一個作者對自己作品和主角的變態掌控# 越青君穿成了一本男主官場文的男配。 主角是位心懷天下的少年郎,原想兼濟天下,澤被蒼生,卻深陷權鬥,不得脫身,掙扎浮沉十餘年,最終看透官場黑暗,以身為餌,為他選擇的未來明君鋪了最後一條造反路。 內容之黑暗,一度被票選為年度網路小說黑榜第一。 作者也因為掛羊頭賣狗肉,文案標爽文,被無數讀者罵出了黑心人販子的外號。 作為黑心人販子本人,越青君後來懷疑,是不
觀山雪
三國:我基建狂魔,擁兵百萬
三國:我基建狂魔,擁兵百萬
劉楚穿越漢末,覺醒【霸主系統]。 開局完成系統任務繫結主城成為九門縣縣令,獲得【項羽模板],武力值拉滿。 只要建造主城便會得到豐厚獎勵。 [修復破敗不堪的城牆,獲得獎勵三千長槍、三千甲冑] 【修復年久失修的護城河,獲得獎勵一百匹戰馬 [主城人口達到兩萬人,獲得練兵光環] 【為主城組建軍隊,獲得一千長弓、兩萬箭矢] 一個月後黃巾起義,張角率兵在九門縣外,看著雄偉高大且堅不可摧的城牆、兵甲精良的守軍、
暴脾氣的螃蟹
宿敵就是孩子他爹
宿敵就是孩子他爹
下一本古耽求收《你親他一口就好了》,在臨死前親了死對頭一口對方卻說還要,他:? 本文原名《花大人他只想要一個孩子》 本文簡介 花念和魏宿是死對頭,朝上無事都要拉對方出來溜一圈的那種。 兩人見面如同仇人,張嘴就是嘲諷。 魏宿有病,早年幫著皇帝奪權留了眼疾,一旦發作便會短暫失明,一次魏宿眼疾發作落了難被人救起。 卻被綁著餵了藥與人纏綿了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他不知對方是何模樣,不知年歲,連男女都不知,
祈贏
三國:貂蟬是刺客?甘夫人要幫忙?
三國:貂蟬是刺客?甘夫人要幫忙?
穿越三國,開局就迎來刺客貂蟬的刺殺,甘夫人有難言之隱,主動尋求幫助。 與劉備稱兄道弟,跟曹操共同愛好。笑看劉珣帶著典韋、許褚這對活寶如何熱血三國,征戰天下。 作者第三本三國小說,歡迎大家閱讀。
老黃金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