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房遺愛

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卑躬屈膝

正如金春秋絕筆所言,國與國之間,哪裡來的道德正義,哪裡來的恩怨情仇?

唯有赤裸裸的利益而已。

為己國某利益,不正是應當不擇手段麼?

金氏所恨者,不應是唐人,甚至不應是樸氏,更不應是高句麗、百濟,而是自己未能勵精圖治,獨霸一方!

善德女王抬起頭,頭頂金冠上的琉珠微微晃動。

清澈的眼神漸漸堅毅。

金氏子弟的屍骸已然鋪滿了王城之外的街巷,新羅王族的鮮血早已浸潤了這片城池,眼前這些人乃是金氏最後的血脈。

固然士氣蓬勃,亦不過是因為金春秋之死所帶來的最後之血勇而已,她明白,只要自己下令死戰到底,那麼這一點點被激起的血勇,轉瞬之間就將在城外逆賊的強大攻勢之下化為烏有,隨著金氏王族最後的血脈一起埋葬。

漢人有言:死有輕於鴻毛,有重逾泰山。

她很想脫去王服,穿上甲冑,與這些兄弟手足並肩作戰,用自己的鮮血來鑄就金氏王族的悲壯,哪怕是死,亦要直面逆賊,永不退縮!

死則死矣!

然而她不能……

她可以將國祚拱手相送,卻不能帶著金氏王族最後的血脈,死在衝鋒的路上。

國祚丟了,或許總有一日能夠搶回來,人死……卻不能復生。

這個輝煌燦爛曾出現無數新羅人的大英雄的家族,怎麼能讓祂在自己的手上徹底斷絕?

善德女王深深吸了口氣,自御座之上站起,清脆的嗓音低沉而充滿威儀:“吾將前去唐人營帳,懇求唐人出兵,挽救金城黎庶,不至落入逆賊之手,遭受屠戮虐殺!諸位當謹守王城,以待援兵!”

低下自有性格剛烈者神情焦急,張口欲勸諫。

善德女王一擺手,斷然道:“吾意已決,諸位不用再勸!諸位皆乃金氏子孫,族中最出類拔萃者,豈可因為一時血勇,導致家族絕嗣?當牢記今日之恥辱,奮發圖強,臥薪嚐膽,日後十倍報之!”

“是!”

“吾等遵命!”

眾人無奈,只得躬身領命,甚至有人低聲抽泣起來。

作為新羅歷史上的第一任女王,善德女王的擁躉非常多,深得人心,他們明白善德女王前往唐軍營帳求援,不僅僅是要親手將國祚奉於唐人,甚至不知要遭受唐人何等之凌辱……

善德女王容顏淡定,望著金庾信,道:“將軍率領兵卒嚴守王城,務必將逆賊拒之門外,絕不能使其攻入城中,凌虐歷代先祖之神位!”

王城之內供奉著金氏一族歷代國王之靈位,一旦樸氏破城而入,第一件事,必然是搗毀焚燒這些金氏一族的宗祀,給予金氏一族毀滅性的打擊!

“臣下謹遵王命!縱然肝腦塗地,亦不令逆賊有一兵一卒踏入王城!”

金庾信俯首立誓。

善德女王緩緩頷首,深深的看了這位與她青梅竹馬的新羅大將一眼,因為她知道,這很可能是兩人最後一次相見。逆賊攻勢猛烈,王城恐怕難以抵擋,不知能否堅持到唐軍來援的那一刻。

而一旦逆賊破城而入,必然是金庾信戰死之時。

以他的驕傲,逆賊欲想踏入王城,只能先踏過他的屍體……

忍住眼眶中的溫熱,她扭頭對站在身側的閼川說道:“將軍護我前往唐軍營帳。”

閼川躬身領命:“是。”

善德女王頷首,而後環視一眼殿上群臣,毅然轉身,走入後殿。

到了後殿,她喚來幾個侍女,吩咐道:“將真德公主喚來,命其隨吾一同前往唐軍營帳。”

金氏王族嫡支血脈凋零,到了如今,唯有她與真德公主金勝曼這堂姊妹兩個。而她無子嗣,傳承金氏王族血脈的重任,自然便落在真德公主肩上。

她不能將真德公主留在王城之內,那樣風險太大……

“是!”

幾個侍女趕緊離開,去喚真德公主。

善德女王站在殿中,舉目四望。

她從小在這座王城之內長大,卻從未想過,有朝一日很可能離開這裡,再也回不來……

*****

城東碼頭。

此處已然被唐軍全部佔領,所有商賈盡皆驅離,高大的拒馬聳峙,以防備新羅人軍中的騎兵發起衝鋒,盔明甲亮的唐軍則在拒馬之後列陣以待,全神戒備。

一溜營帳在碼頭上搭建,作為臨時休憩所用,整座軍營卻無半點喧譁之聲,軍紀嚴明。不遠處的海中,百餘條戰艦蝟集,船首黑洞洞的火炮已然扯去炮衣,一旦敵人來襲,便可進行遠距離的炮擊。

房俊立在軍陣之中,親兵部曲護衛左右,微微眯起眼睛,遠遠看著一輛有著黃羅傘的駕輦在士兵護衛之下快速接近。

閼川一馬當先,駛到唐軍陣前,隔著高大的拒馬,衝唐軍兵卒喝道:“新羅女王陛下,拜會大唐華亭侯,爾等速速通傳,不得延誤!”

唐軍卻不理這茬兒,厲聲道:“速速退出拒馬一丈之外,否則格殺勿論!”

閼川大怒:“女王陛下駕臨,爾等焉敢如此無禮?”

唐軍根本不理他,十幾個兵卒端起勁弩強弓,隔著拒馬瞄準他,警告道:“速速退去,至一丈之外等候!”

看著身材高大裝備精良神情剽悍的唐軍,閼川氣得咬牙,只能調轉馬頭,向後退了數步。

不退不行,唐軍在王城之內的跋扈囂張他是見過了的,他敢再聒噪幾句,這幫混蛋當真敢射死他……

見到他退後,唐軍這才將箭尖微微下垂,然後有人入營內稟告。

房俊並未出迎,只是命兵卒放開戒備移開拒馬,放善德女王一行進入營內,自己則轉身到了大帳等候。

隨行保護女王安全的新羅兵卒各個氣憤填膺,對於唐人的無禮咬牙切齒。

堂堂新羅女王駕臨,居然連迎都不迎一下?

無禮至極!

反倒是善德女王免無異色,自駕輦上走下來,向著大帳走去,身後真德公主亦步亦趨,閼川想要跟上,卻被唐軍攔下。

閼川欲要爭辯,善德女王安撫道:“卿留在此處即可,唐軍營內,吾安全無虞。”

閼川瞪著眼睛,心說正是在唐軍營內,才更加擔心你的安全啊!

堂堂新羅女王,萬金之體,不知世間多少心思齷蹉品性卑劣之人垂涎三尺,欲一親芳澤而不得,如今身在唐軍營帳,周圍盡是唐軍兵卒,一旦那房俊獸性大發,那可真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還得搭上一個真德公主……

然而事已至此,他也無可奈何。

只得看著善德女王風姿綽約的身影消失在大帳門口,自己則把耳朵豎起來,一旦帳內有陛下的呼救聲傳出,他便抽出兵刃殺入帳內,哪怕血濺五步,亦要阻止陛下受辱!

其實何止是他有這方面的擔憂?

善德女王自己亦是忐忑不安……

走進大帳的剎那,她纖手微微低垂,僅僅握住手心裡的一柄小巧的銀簪,嬌軀有些微微發抖。

銀簪的尖上塗抹了一種新羅王室秘製的毒藥,見血封喉。

她絕不容許自己被玷汙,哪怕是死,亦要嚴守自己的清白、金氏一族的名譽……

大帳內佈置甚是簡陋,一張低矮的桌子,幾把凳子,陽光從撩開的窗戶照射進來,有些暗,也使得大帳內的溫度很低。

善德女王微微眯了一下眼睛,才能適應大帳內的低暗光線,然後抬腳走了進去。

真德公主亦步亦趨,緊隨其後,一雙精良的眸子睜大,好奇的打量著帳內的一切。

房俊正站在一側牆壁前,凝神望著牆壁上懸掛的一張輿圖。

待到善德女王姊妹兩個走進來,他才轉過頭,微微拱手,臉上綻出笑容,露出一口白牙:“吾久候陛下多時矣!”

善德女王卻沒有第一時間回禮,而是看著牆壁上那副輿圖,心神巨震!

那是一幅金城輿圖,大至周邊五十里之內的山川地形道路橋樑,小至城池之內每一棟房屋甚至是王城之內的每一條迴廊、每一處房舍、每一座殿宇……細緻精微,一覽無餘!

即便是王城之內所測繪的輿圖,亦沒有眼前這副輿圖這般精微!

善德女王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寒意,唐人這是策劃了多久、謀算了多久,做下了多少準備,方才能夠測繪出這等詳盡的輿圖?

而新羅上下,卻懵然不知……

房俊順著善德女王的目光,瞅了瞅牆壁上的輿圖,微微一笑。

早在兩年前,兵部的細作便已經混在商賈之中,走遍了高句麗、百濟、新羅的山山水水、每一座城池,精心繪製出了三國的輿圖。

房俊可以保證,即便是三國自己的輿圖,亦沒有大唐兵部繪製的輿圖更加精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房俊記得後世倭人那種大戰之前精密的籌劃,師夷長技以制夷,照葫蘆畫瓢總是會的。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妻慈悲
我妻慈悲
文案: 瘋批偏執狂郡主vs位高權重攝政王 上京城中有一對身份尊貴的未婚夫妻,女子是順平郡主任蘭嘉,年芳十二便入寺為亡父亡母祈福,四年後再回上京城時,她身著白衣,腕帶佛珠,一副溫婉柔意模樣。她的未婚夫婿陳朝卻與她截然不同,剛及冠便為攝政王,扶幼帝登基,為穩固皇位皇權,手上沾了不知多少人血。 順平郡主回京,攝政王履行婚約,娶其過門。他誦經祈福多年的新婚夫人,為人良善,與人溫和,是個最善良不過的人。把持
三昌
女兒骨
女兒骨
(大群像正劇,女角色打架多,熱血豪鬥仙俠,史詩神魔奇譚) 【目前進度女主已經恢復記憶,半肥可宰】 姜小滿生來得了一種怪病:與人說話超過十個字便會口吐白沫。 但爹爹總說:“沒關係,平平安安就好。” 於是,姜小滿從不出門,乖乖宅在家中,做一條無憂無慮的鹹魚。 她一直以為,什麼神呀魔呀,生離死別呀,離她好遠好遠。 可姜小滿時常做一個怪夢。 夢裡有一個白髮女人,端坐無息,似死了一般。 她亦時常出現一些詭異
女扮男裝被兄長髮現後
女扮男裝被兄長髮現後
生在煊赫公府,沈明語為護母親,自幼女扮男裝。 意外墜馬後,她夢見,自己竟是話本里的人。 話本中,她是男主蕭成鈞的假弟弟,因怕他拆穿自己秘密,一直縱容旁人欺凌他、折辱他。 待他權傾朝野,將受過的屈辱變本加厲還了回去。 而她也被捲入其中,落得個命隕塞外的悲慘下場。 冷汗涔涔醒來,沈明語看見了因自己而被罰的兄長,與他狹路相逢。 將來手握重權的首輔,如今只是個一身狼狽的卑微庶子,長睫緊閉蜷在角落裡,宛若虛
雲華渺渺
瑾寧修真記
瑾寧修真記
【本文將於1.22日開始倒v,從第26章開始倒v,入v當天會有萬字更新掉落,謝謝小天使們的喜歡。】 文案如下: 作為一個原生家庭有點不幸福的普通學霸白領,在經過近二十年的苦讀後,瑾寧剛畢業工作一年,便因加班過重不幸猝死了。 幸運的是,她胎穿了,胎穿到了能修真成仙的修真界,成了一小家族的少主之女,爹孃疼愛,爺奶雙全。 雖然胎中無記憶,但是能穿越的靈魂怎會沒點特殊? 胎靈夙有的靈慧本能使在她母腹中大量
景昱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一朝穿越,成了禮部尚書長子。 然而,父親對他不聞不問,視為汙點。 後母對他厭惡至極,唾為雜種。就連弟弟妹妹,亦是恨不得他死,平時羞辱他取樂。 面臨絕境,李素作出選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一日,李府滅門慘案,震驚全城。 而在死囚營中,李素的人生,方才剛剛開始。
公子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