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房遺愛

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初抵新羅

其實“三韓”之稱始於漢朝,《後漢書·東夷列傳》裡說“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韓。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與倭為近親屬也。辰韓在東,十有二國,其北與同族之濊貊接。弁辰在辰韓之南,亦十有二國,其南亦與倭接,與倭亦為近親之屬也。”

記載很是清楚,馬韓弁韓與倭人有親緣關係,而辰韓和濊貊是同族。

濊貊呢,又與高句麗和扶余是同源……

只不過自隋煬帝之前,中原甚少有人將目光看向那個貧瘠的半島,故而對於島上的勢力演化也漠不關心,三韓雖然早已成為昨日黃花,高句麗、百濟、新羅上演新的“三國演義”,但中原人士依舊喜歡將其統稱為“三韓”。

而在三韓之中,由“辰韓”演化而來的新羅一直是最受氣的那一個。

高句麗勢力強悍,乃是遼東強國,面對新羅恃強凌弱數次攻伐暫且不說,百濟最是首鼠兩端,數次侵入新羅領地燒殺強擄,每當新羅奉上貢品搖尾乞憐便會照單全收,兩國言歸於好,等到高句麗喊一聲要揍新羅,百濟立馬忘記曾經收受貢品的舊事,屁顛兒屁顛兒的跟著高句麗身後禍害新羅。

就連隔海相望的倭國也時不時的渡海而來劫掠一番……

當善德女王登基時,她面對的就是一個亂紛紛萬馬逐鹿的半島。

先祖擴張的領土不斷遭到高句麗和百濟的鯨吞蠶食,海外倭人也時不時來騷擾一下,簡直就是個受氣的小媳婦……

抱大腿的想法很早就有,可是大唐雖然已經統一,但隋朝三次遠征高句麗失敗的陰影還沒有散去,無向遼東浪死歌的歌聲依舊尚在遼東迴盪,誰知道大唐到底靠不靠譜,會不會搭理紛亂的半島?

直至聽聞大唐要遠征高句麗,新羅上下頓時大喜。

君臣湊在一起一合計,咱們同高句麗仇深似海,若是高句麗一朝覆滅大家自然喜聞樂見,況且大唐軍力強盛橫掃突厥,高句麗恐怕難以重演隋朝擊潰天軍那一幕,八成是要完,如若這時候抱緊大唐的大腿,咱們當一個急先鋒,既能報了以往欺凌之仇,又能得到好處。

於是議定,派遣使者前往大唐,欲與大唐結盟。

大唐官員面對送上門的新羅自然來者不拒,事實上這個時候的大唐並未有完善的對外政策,所有的外交政策都只是遵循一個基礎——惹我的幹你,不服的幹你,有仇的幹你!

簡單粗暴……

新羅歷來與大唐沒仇沒怨,也不曾招惹大唐,只是一代英主李二陛下正率領他的軍隊忙著對付吐谷渾和東西突厥,對半島上態度相當冷淡。如今新羅既然萬里迢迢前來請求結盟,肯定不在“敵對”的名單之上,對於唐朝那些飽受儒學薰陶自詡天朝上國禮儀之邦的官老爺來說,自然是不能拒絕的。

非但不予拒絕,等到結盟之後,甚至覺得新羅地少民寡化外之地,怎麼好意思收受人家的貢品呢?

因此在請示了對外政策一項驕傲自大自以為是的李二陛下之後,不僅沒有收取新羅的貢品,反而代表大唐皇帝陛下給新羅皇帝贈送了一筆遠超其貢品價值十倍的禮物……

新羅官員哪裡見過這等和氣慷慨之強國?

感動得眼淚嘩嘩的。

回國之後更是在善德女王面前將大唐好一通吹捧,說是同為強國,大唐與高句麗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高句麗就是個渣渣,遲早被大唐給滅了,這條大腿咱們沒抱錯。

善德女王以及新羅群臣頓時大喜。

往後逢年過節的都會遣使者前去長安朝賀,帶去一車禮物,帶回來十車贈品,新羅君臣百姓好感蹭蹭的往上躥。

由此成為大唐忠誠的盟友……

現在大唐水師遠至倭國,將倭國攪合得亂成一鍋粥,新羅自然喜不自禁,總算是祛除了一個禍害!又聽聞水師統帥乃是大唐皇帝最寵愛的女婿,且事先徵辟了王族子弟金法敏前往,新羅女王趕緊下令,遣人邀請房俊前來金城。

既表達了對於大唐的重視,也可趁機與這位大唐財神爺合作一回,拉昇新羅經濟……

於是,便有了這次善德女王率領群臣親至碼頭迎接。

新羅的王城依海而建,新羅人成為金城,漢人卻多稱為慶州。

新羅的王宮便建於城內,建築風格明顯受到中原文化之影響,與中原歷代之宮闕幾無二致,只不過看上去更像是縮小版……不對,應該是簡易版。與中原歷代皇宮金璧輝煌堂皇大氣不同,新羅的王城金城很小,王宮更小,就連倭國那寥寥幾座殿宇的飛鳥京都有所不如……

皇宮之內,準備了豐盛的宴會。

善德女王坐在主位,換下了一身錦繡輝煌的冠冕,代之一套略顯素雅的絲綢衣裙,衣裙上繡著青竹荷葉,明顯是江南風格。

所謂的豐盛宴會,也僅僅是“豐”而已,林林總總的擺滿了一大桌子,大多是大唐菜式,但是製作簡陋,距離“盛”還很遙遠……

房俊卻並不以為意。

剛剛來時路上他已見到城中居民大多面有菜色衣衫襤褸,道路兩側的房屋也低矮陰仄,空氣中似乎飄蕩著人畜排洩物的氣味兒,那一條剛剛鋪了黃土的道路亦是崎嶇不平……這是個窮得底兒掉的國家,你還指望它能拿出什麼好東西來招待自己?

善德女王輕啟紅唇,面帶慚愧的說“新羅窮困,土地貧瘠,難免有禮數不周之處,還望侯爺海涵一二。”

房俊大氣的擺擺手“在下此來,已是唐突,何敢諸多要求?況且陛下親至碼頭迎接,在下心中不勝惶恐,唐人重德而不重禮,陛下之心意已然令在下心生仰慕,感受到新羅對於大唐之友好,哪怕只是一碗粗飯、一壺清水,在下亦是甘之如飴。”

此言一出,宴席上便是一陣叫好聲。

瞧瞧人家大唐的官員,什麼叫境界?這就叫境界!

背靠那麼大那麼強盛的大唐帝國,卻毫無半分以勢壓人之意,比之高句麗、百濟使者的嘴臉不知道好看了多少倍。

善德女王感慨道“三韓之中,新羅雖非最強,卻最是崇慕中原文化,現在見到侯爺這般明理和善,深得儒家之精髓也。侯爺之英武,即便是人才濟濟的大唐亦是出類拔萃,大有吾新羅開國之王樸赫居世之神韻。”

這話從新羅女王的口中說出,那可是極高的讚譽了!

房俊連忙道“不敢不敢,樸赫居世英明神武,創立新羅雄踞遼東,‘德業日新、網羅四方’之雄心可昭日月,在下連萬中之一亦是不如,慚愧,慚愧。”

自倭國來此的路上,很是從金法敏那裡惡補了一番新羅的歷史風俗。

善德女王說新羅崇慕中原文化,確非虛言。新羅的祖先是辰韓人,辰韓人說話措辭和秦相似,比如管弓叫弧,管賊叫寇,管喝酒叫行觴……所以又稱“秦韓”。

而樸赫居世是新羅的開國之君,是一個非常神奇的人。

對於他的來歷,新羅民間盡皆傳言,說是有一天一匹白馬從天而降,落在海邊的土地上,然後下了個蛋,蛋裡蹦出一個娃娃,就是樸赫居世……

最神奇的,像高句麗的開國始祖和另一個半島上的小國伽倻國的建國君主金首露,都是從蛋裡出生的……

這個娃娃出生得很是突兀,於是周圍的人們感到很驚奇,附近六個村子的村長趕了過來,一齊給這個從蛋裡蹦出來的孩子洗澡,然後發現這孩子身上放光,樹林裡的飛禽走獸都在為他跳舞,因此人們為孩子取名為“赫居世”,希望他長大之後可以像陽光一樣照耀這個世界,因為他出生的蛋形狀像一個“瓢”,則把他的姓定為“樸”。

等到這個孩子十三歲的時候,六個村長便一起擁戴他為王,並定國號為“徐羅伐”,就是後來的新羅……

這個從蛋裡蹦出來的樸赫居世,被新羅人視若神明,所以善德女王將房俊比作樸赫居世,實在是無與倫比的讚譽。

雖然略微顯得有些淺顯,吹捧的痕跡過重……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妻慈悲
我妻慈悲
文案: 瘋批偏執狂郡主vs位高權重攝政王 上京城中有一對身份尊貴的未婚夫妻,女子是順平郡主任蘭嘉,年芳十二便入寺為亡父亡母祈福,四年後再回上京城時,她身著白衣,腕帶佛珠,一副溫婉柔意模樣。她的未婚夫婿陳朝卻與她截然不同,剛及冠便為攝政王,扶幼帝登基,為穩固皇位皇權,手上沾了不知多少人血。 順平郡主回京,攝政王履行婚約,娶其過門。他誦經祈福多年的新婚夫人,為人良善,與人溫和,是個最善良不過的人。把持
三昌
女兒骨
女兒骨
(大群像正劇,女角色打架多,熱血豪鬥仙俠,史詩神魔奇譚) 【目前進度女主已經恢復記憶,半肥可宰】 姜小滿生來得了一種怪病:與人說話超過十個字便會口吐白沫。 但爹爹總說:“沒關係,平平安安就好。” 於是,姜小滿從不出門,乖乖宅在家中,做一條無憂無慮的鹹魚。 她一直以為,什麼神呀魔呀,生離死別呀,離她好遠好遠。 可姜小滿時常做一個怪夢。 夢裡有一個白髮女人,端坐無息,似死了一般。 她亦時常出現一些詭異
女扮男裝被兄長髮現後
女扮男裝被兄長髮現後
生在煊赫公府,沈明語為護母親,自幼女扮男裝。 意外墜馬後,她夢見,自己竟是話本里的人。 話本中,她是男主蕭成鈞的假弟弟,因怕他拆穿自己秘密,一直縱容旁人欺凌他、折辱他。 待他權傾朝野,將受過的屈辱變本加厲還了回去。 而她也被捲入其中,落得個命隕塞外的悲慘下場。 冷汗涔涔醒來,沈明語看見了因自己而被罰的兄長,與他狹路相逢。 將來手握重權的首輔,如今只是個一身狼狽的卑微庶子,長睫緊閉蜷在角落裡,宛若虛
雲華渺渺
瑾寧修真記
瑾寧修真記
【本文將於1.22日開始倒v,從第26章開始倒v,入v當天會有萬字更新掉落,謝謝小天使們的喜歡。】 文案如下: 作為一個原生家庭有點不幸福的普通學霸白領,在經過近二十年的苦讀後,瑾寧剛畢業工作一年,便因加班過重不幸猝死了。 幸運的是,她胎穿了,胎穿到了能修真成仙的修真界,成了一小家族的少主之女,爹孃疼愛,爺奶雙全。 雖然胎中無記憶,但是能穿越的靈魂怎會沒點特殊? 胎靈夙有的靈慧本能使在她母腹中大量
景昱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一朝穿越,成了禮部尚書長子。 然而,父親對他不聞不問,視為汙點。 後母對他厭惡至極,唾為雜種。就連弟弟妹妹,亦是恨不得他死,平時羞辱他取樂。 面臨絕境,李素作出選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一日,李府滅門慘案,震驚全城。 而在死囚營中,李素的人生,方才剛剛開始。
公子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