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房遺愛

敵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冬日

入冬以來連降大雪,整個關中道路阻塞大雪漫山,就連渭水河道都冰封了好些個日子,進出關中難如登天,八百里秦川彷彿成了世外桃源一般,與世隔絕。

所幸百姓連年結餘,日子過得漸漸好起來,平素亦能請來泥瓦工匠修葺一下房屋,故而雪雖然下得大,卻甚少有房屋傾頹坍塌,無家可歸者少之又少。再者京兆府的底子打得好,房俊卸任之時留下大筆錢財,馬周又是個精於實務鐵面無私的幹吏,第一場雪下得打起來的時候,整個京兆府的官吏衙役便全體出動,幫助維修加固房舍,給受災百姓安置住處飲食。

關中百姓扶額稱慶,走了一個“房青天”,又來一個“馬青天”,一樣的勤政廉潔,一樣的愛民如子,逢此盛世,得此官員,幸何如之?

往年每遇大雪必然餓殍遍地、橫屍處處的情況沒有出現,百姓安居樂業,反倒是那些文人騷客乘著大雪紛紛組團出城,或往終南山上著座寺廟打尖,或往驪山之上農莊客舍暫住,吟詠冬雪,讚頌盛世,一時間倒是有不少佳作問世,使得關中文壇極是活躍。

只是每當此時,總會有人抬出房俊當年之詩詞佳句,品評嗟嘆之餘,往往令那些剛剛做出佳作之文士滿腔鬱悶。

沒得比啊……

長安,房府。

書齋之內,房玄齡穿著厚厚的棉衣,坐在椅子上細細閱讀房俊的書信。

足足二十幾張信紙,房玄齡反反覆覆看了足有兩個時辰,而後才將書信疊好塞回信封之內,擱在書案上,拿起一旁已然溫熱的茶水,淺淺的呷了一口,緩緩閉上眼睛養神。

生了一個好兒子啊……

信箋之上,房俊詳細說了倭國之佈局,其中“文化侵略”之觀點固然拿不到書面上,朝中那些個滿口仁義道德的大儒必然會以“不仁”來彈劾攻殲,但是其背後所蘊含之巨大能量,以及成功之後給中原王朝帶來的巨大收益,盡皆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亦難有來者。

滅一國難不難?

說難也難,天下諸國林立,彼此之間盡皆有天塹所隔阻,若非國力強盛彼國,征伐不易。說不難也當真不難,大唐立國以來國力漸趨鼎盛,尤其是武力強橫無出其右,即便是突厥那般控弦幾十萬,地域遼闊幾千裡,不還是被大唐長驅直入殺得落花流水屍橫遍野,倉惶西遁?

然而覆滅突厥容易,欲將之徵服,卻難如登天。

首先,便是生活習慣、文化習俗之迥異,使得兩個民族難以融合。突厥降者被朝廷規制在河套之南,生活繁衍已由多年,卻始終與唐人格格不入,牴觸之情緒極深,時不時的便會搞出一些事情來,若非鎮守其地的乃是前突厥可汗阿史那思摩,在突厥部眾之內素有威望,恐怕早就暴亂四起,永無寧日。

而房俊提出“文化侵略”之策略,相比覆滅其國、強擄其百姓歸附大唐而引起的強勢反彈,則顯得溫和得多,效果卻一點都不會差。

假若以後倭人說漢話、寫漢字、讀漢家典籍、著漢家衣冠,所信仰之神明與漢人無異,必然天生親近漢人,本就是與大唐一衣帶水之國度,民眾之間甚至有血脈相連,如今又有文化同源,其國是否覆滅納入大唐之版圖,又有何關係?

若大唐周邊之番邦盡皆如此,必然少卻諸多戰亂,人口可以繁衍生息,一代多過一代,而文化的同源也必然導致交流的加劇、民族的融合,假以時日,天下人身體內盡皆流著漢人的血脈……

那是何等之壯闊?!

奇思妙想,宰輔之才啊!

即便是房玄齡這般城府深沉之人,此刻也難掩得意。

還有什麼是比孩子有出息更讓人感到快慰的呢?

美滋滋的喝著茶水,待到一壺茶水飲盡,房玄齡才將茶杯放在桌上,起身喊來府中管事:“備車,去皇宮。”

“喏!”

管事趕緊出去備車,房玄齡攏了攏袖子,邁步走出正堂。

一出大門,一股凜冽的北風夾著雪沫子迎面而來,吹得房玄齡鬍鬚飛揚面如刀割,但身上厚厚的棉衣卻未被寒風侵透。這棉衣雖然不如裘皮華麗,但輕便貼身,穿起來更加暖和,最終要是價錢便宜,兩普通老百姓人家緊吧一些,亦能添置個三兩件。

今冬大雪,關中未如以往那般凍死無數,這棉衣可以說立下一功。

有誰能夠想到,這等產自西域毫無用處之“白疊子”經過脫殼去籽之後,居然會是這等保暖之物?

更別說用棉花紡織出來的棉布,更是柔軟輕便價格低廉。

只此一項,不知有多少百姓對發現棉花、種植棉花、紡織棉布的房俊頂禮膜拜。

身為人父,與有榮焉。

與以往十幾年因為這個棒槌丟了顏面相比,房玄齡現在當真是老懷大慰,志得意滿。

登上馬車,向著皇宮行去。

路上的積雪早已被京兆府的官差清掃的乾乾淨淨,天氣雖然寒冷,但街上的行人已經漸漸多了起來,連日大雪封門,現在好不容易得個晴天,百姓們總歸是要出門置辦一些柴米油鹽。

到了皇宮門口,房玄齡下了馬車,早有守門的兵卒通知門內的內侍迎了出來,先是見禮,而後接過房玄齡遞來的腰牌文書,恭敬的請其在承天門內的門房內稍後,便小跑著前去請示皇帝。

不過是應有的程式而已,房玄齡求見,皇帝就算再忙,又怎麼可能不見呢……

未幾,那內侍呼哧帶喘的跑回來,嘴裡呵著白氣,陪著笑道:“房相久候了,陛下請您去神龍殿淑景殿見駕。”

淑景殿?

房玄齡微微一愣,那裡是長樂公主的寢宮啊,身為外臣直抵公主鳳閨,難免有些失禮……

不過也僅僅是稍微猶豫一下,便微笑著跟隨內侍走入皇宮。

皇帝既然在淑景殿召見自己,想必亦是有寓意的……

淑景殿。

閣樓上的窗子都早已更換了玻璃,亮亮堂堂,北側的窗子正對著皇宮內的一方小湖,湖內有泉眼,溫泉水咕嘟咕嘟的翻滾冒出,與冰冷的空氣交匯,一片霧氣氤氳,遠遠望之雲霧縹緲,湖畔白雪皚皚、紅廊迴轉,勝似蓬萊仙境,一派溫馨婉約。

房玄齡抵達之時,李二陛下正一身常服盤腿坐在案几之後,案几上一壺香茶熱氣騰騰,幾片書柬擱置於上,房玄齡眼尖,瞥了一眼便正好見到落款,正是自家兒子自倭國呈遞給皇帝的奏疏……

長樂公主今日少見的沒有穿著道袍,而是一襲絳色宮裝,髮髻整齊的盤在腦後,容顏清麗神情恬淡,盈盈下拜道:“麗質見過房相。”

房玄齡連忙還禮,道:“老朽已然致仕,哪裡還當得起殿下一句‘房相’之稱呼?殿下折煞老臣了。”

長樂公主溫婉道:“縱然致仕,房相亦永遠都是帝國宰相,若無您的嘔心瀝血辛苦運籌,又何來大唐盛世煌煌煊赫?大唐百姓,永不會忘房相所作之一切,亦會永遠愛戴於您。”

世人皆知長樂公主性格清冷,這幾句誇讚之語放在平時極其罕見,是以即便是早已榮寵不驚的房玄齡,聞言亦難免有些欣喜。

李二陛下招招手,讓房玄齡自行坐在自己面前,笑道:“麗質最是崇拜玄齡,若非是女兒身,當初某都想讓她投入你的門下,以她的聰明才智細膩心思,只要能夠學得到玄齡的一半本事,就足以勝任一個宰輔之位了。”

“陛下謬讚,老臣如何敢當?”

房玄齡心生警惕,這兩父女一見面便送高帽子,該不是有何企圖吧?

看來今日入宮沒選好時辰啊,感覺一腳踩進坑裡……

李二陛下笑吟吟的看著房玄齡,這位肱骨之臣陪伴他多年,彼此之間的瞭解較之夫妻更甚,自然明白以房玄齡的閱歷智慧定然看出端倪,是以亦不矯情,開門見山道:“房俊於奏疏之內言及已然租借倭國兩處土地,租期為五百年……呵呵,這小子當真胡鬧,哪裡有租地租五百年的?偏偏倭國還就答允了,亦不知到底使了什麼手段……不過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地當真落入了大唐之手,一個盛產金銀之島嶼,一個直通倭京之口岸,不僅意義重大,而且其中蘊含之利益,簡直無法估量!這可是一件蓋世奇功,只憑此功績,給一個國公都不為過。只不過這小子年紀尚幼,行事作風有些毛躁,若是晉升太過,反而不好,所以這個國公的位置,就讓他幾年吧,總歸少不了他就是……只是眼下,某倒是有一事讓玄齡您拿出個章程,幫著參詳一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m.

人氣小說推薦More+

我妻慈悲
我妻慈悲
文案: 瘋批偏執狂郡主vs位高權重攝政王 上京城中有一對身份尊貴的未婚夫妻,女子是順平郡主任蘭嘉,年芳十二便入寺為亡父亡母祈福,四年後再回上京城時,她身著白衣,腕帶佛珠,一副溫婉柔意模樣。她的未婚夫婿陳朝卻與她截然不同,剛及冠便為攝政王,扶幼帝登基,為穩固皇位皇權,手上沾了不知多少人血。 順平郡主回京,攝政王履行婚約,娶其過門。他誦經祈福多年的新婚夫人,為人良善,與人溫和,是個最善良不過的人。把持
三昌
女兒骨
女兒骨
(大群像正劇,女角色打架多,熱血豪鬥仙俠,史詩神魔奇譚) 【目前進度女主已經恢復記憶,半肥可宰】 姜小滿生來得了一種怪病:與人說話超過十個字便會口吐白沫。 但爹爹總說:“沒關係,平平安安就好。” 於是,姜小滿從不出門,乖乖宅在家中,做一條無憂無慮的鹹魚。 她一直以為,什麼神呀魔呀,生離死別呀,離她好遠好遠。 可姜小滿時常做一個怪夢。 夢裡有一個白髮女人,端坐無息,似死了一般。 她亦時常出現一些詭異
女扮男裝被兄長髮現後
女扮男裝被兄長髮現後
生在煊赫公府,沈明語為護母親,自幼女扮男裝。 意外墜馬後,她夢見,自己竟是話本里的人。 話本中,她是男主蕭成鈞的假弟弟,因怕他拆穿自己秘密,一直縱容旁人欺凌他、折辱他。 待他權傾朝野,將受過的屈辱變本加厲還了回去。 而她也被捲入其中,落得個命隕塞外的悲慘下場。 冷汗涔涔醒來,沈明語看見了因自己而被罰的兄長,與他狹路相逢。 將來手握重權的首輔,如今只是個一身狼狽的卑微庶子,長睫緊閉蜷在角落裡,宛若虛
雲華渺渺
瑾寧修真記
瑾寧修真記
【本文將於1.22日開始倒v,從第26章開始倒v,入v當天會有萬字更新掉落,謝謝小天使們的喜歡。】 文案如下: 作為一個原生家庭有點不幸福的普通學霸白領,在經過近二十年的苦讀後,瑾寧剛畢業工作一年,便因加班過重不幸猝死了。 幸運的是,她胎穿了,胎穿到了能修真成仙的修真界,成了一小家族的少主之女,爹孃疼愛,爺奶雙全。 雖然胎中無記憶,但是能穿越的靈魂怎會沒點特殊? 胎靈夙有的靈慧本能使在她母腹中大量
景昱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手刃渣爹,從死囚營到暮登天子堂
一朝穿越,成了禮部尚書長子。 然而,父親對他不聞不問,視為汙點。 後母對他厭惡至極,唾為雜種。就連弟弟妹妹,亦是恨不得他死,平時羞辱他取樂。 面臨絕境,李素作出選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這一日,李府滅門慘案,震驚全城。 而在死囚營中,李素的人生,方才剛剛開始。
公子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