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錦繡番茄免費嗎

第六百二十三章 戰略(上)

第六百二十三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又是和經濟利益密不可分的,當然這其中還包括地緣政治,宗教,民族矛盾等等,但歸根結底是利益,只要有利益衝突的地方就會有矛盾。”

“而戰爭的本質,就是利益集團間的利益衝突……”

李二陛下面容嚴肅,看著面前侃侃而談的房俊,眼裡有閃爍的光亮,以及無法形容的震撼!

他已經在高看房俊,畢竟這小子最近兩年以來所表現出的進步實在大大出乎他的預料,放在以往,誰能相信這個木訥拙言、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能陡然成為令整個大唐士林都為之矚目的超級新星?

這樣的轉身,委實華麗到閃瞎人眼!

但是李二陛下現在才知道,他還是低估了房俊的實力……

有史以來,人類社會便伴隨著戰爭。甚至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史書都是以戰爭作為綱紀,沒有戰爭,就沒有歷史。

但是從古到今,又有哪位先賢哲人能將戰爭的本質如此清晰明白的剖析出來?

簡直是精闢!

這小子,當真有宰輔之才啊!如此年紀便能達到這樣的地步,假以時日,會散放出怎樣的光輝呢?

神龍殿裡燃著檀香,外面細密的雨絲敲打在玻璃窗上,發出輕微的聲響,雨水匯聚成流,將窗外的景緻渲染得扭曲抽象。

這是今春的第一場雨,細密而綿長。

房俊背脊挺直,跪坐在李二陛下對面,仔細的述說著自己對於西域以及吐蕃的戰略。

“西域的絲綢古道,勾連東西,是大唐與西方諸國往來的要道,必須緊緊的掌握在帝國手中,萬萬不能使之落入突厥之手。不過微臣並不建議直接派駐軍隊駐紮西域諸國,此舉耗費極大,國庫不可能承受大批次部隊的軍資輜重,即便有西域諸國承擔一部分,也遠遠不夠。”

李二陛下緩緩點頭,問道:“所以,你便設計出‘剪羊毛’和‘青稞酒’這兩項計劃,分別針對西域諸國和吐蕃,希望用經濟利益來拉攏他們依附於大唐?”

房俊送上一記馬屁:“陛下英明神武、燭照千里,微臣的這點小把戲也就糊弄那些蠻夷,全都在陛下掌握之中啊。”

李二陛下沒好氣的瞪了房俊一眼。

這小王八蛋才華出眾,說是有“經天緯地”之才都不為過,偏偏沒有半分史書上那些一代名臣的風骨,阿諛奉承的話語張嘴就來,這簡直就是個佞臣啊!

當然,他沒有在房俊這幾馬屁之下飄飄然,還有一個原因,令他心情比較鬱悶……

“依你之見,若是朕將來征服了高句麗,也得用這樣的手段來達到控制?”

李二陛下面色有些陰沉。

他心心念念征服高句麗,以達到隋煬帝未曾完成的偉業,成就千古一帝的千秋霸業,卻不願自己征服了高句麗卻只能遙控,他想要大唐的鐵騎踏遍高句麗千里江山,徹徹底底的將高句麗踩在腳下,讓高句麗世世代代成為大唐的版圖!

雖然也承認房俊的策略是謀國之策,但好大喜功的李二陛下心裡並不爽利……

房俊怎能不知李二陛下的心思?

這位皇帝陛下可是心心念唸的想要將高句麗佔為己有……

趕緊說道:“不不不,微臣以為,高句麗與西域、吐蕃完全不同。若是佔領高句麗全境,可以扶持王室的旁支為王,甚至某一位有一定地位的大臣為王,組建傀儡朝廷,接受大唐的指揮。甚至可以將高句麗王室徹底廢除,將高句麗整體併入大唐版圖,自此以後,世間再無高句麗。”

李二陛下不解問道:“無論哪一樣,都需要駐紮大量的軍隊在高句麗,豈不是和駐軍西域一樣的隱患?”

房俊搖頭道:“完全不同的,陛下。”

李二陛下一聽可以佔據高句麗,心情就好起來,招手讓內侍給他自己和房俊都奉上香茗,這才正色說道:“願聞其詳。”

窗外雨聲瀝瀝,宛如天籟。

老太監王德親自奉上香茗,聞聽李二陛下這句話,頗為詫異的看了房俊一眼,心底震驚。

他服侍李二陛下多年,對這位皇帝的性情甚是瞭解。

如此心高氣傲的一位皇帝,卻對房俊這個尚未弱冠的黃口孺子說出“願聞其詳”這樣明顯帶著請教意味的話語,代表著在皇帝心裡,以及將房俊等同於房玄齡、魏徵等等朝中重臣看待。

這個房二郎,真是不簡單啊……

房俊並未喝茶,偷偷揉了揉發麻的腿,跪坐這種姿勢,他是真的不習慣……

“陛下明鑑,高句麗與西域絕不相同。西域遼闊,三十六國各自為政又互為依託,自中原而去西域,窮山惡水,沼澤沙漠,不勝凡幾,路途太過遙遠而惡劣。一旦駐軍,則必須保證糧道的暢通,這麼遙遠的距離,這麼艱苦的環境,難度實在太大。而一旦局勢有變,糧道被斷,所有的西域駐軍將會孤懸於外,中原隔絕。糧道被斷容易,再想打通卻是難上加難,非得付出十倍百倍的代價不可。是以,西域不適合駐軍。”

房俊耐心的解釋。

他可不會忘了,歷史上在安史之亂之時,西域糧道被突厥截斷,致使西域都護府孤懸於外四十五載,最終全軍覆滅。

當時叛軍實力強大,勢如破竹,半年之內就相繼攻佔洛陽、長安,逼迫玄宗出逃。在唐王室逃亡的過程中,太子李亨在馬嵬坡發動兵變,誅殺宰相楊國忠以及楊貴妃,隨後在靈武自登皇位,史稱唐肅宗。唐肅宗為了平定叛亂,調西北邊軍回師,守衛西域的安西、北庭節度使屬下的軍隊也被大批調往內地。

邊軍歸來對唐朝贏得安史之亂的最終勝利作用重大,不過這樣做同樣也導致唐朝失去了對河西地區的掌控。吐蕃對河西地區覬覦已久,當唐朝將河西地區的守軍調回中原後,吐蕃就趁機出兵,攻打河西走廊,在這樣的形勢之下,距唐朝更遠的西域反而得以儲存,相對繁華的河西地區落入吐蕃之手。

當時,西域仍有唐朝的守軍,河西失守之後,他們與中原朝廷的聯絡就被吐蕃切斷,成了孤軍。但西域守軍仍然奉唐正朔,堅守西域,堅決不向吐蕃投降。

783年之後,唐朝再次出現叛亂,唐德宗為了向吐蕃借兵平亂,將西域地區割讓給了吐蕃。這個命令並沒有傳到西域,唐朝守軍仍然堅持履行職責,駐守西域。西域守軍在沒有援軍幫助的情況下,孤軍奮戰,最終不敵吐蕃軍隊,全軍覆沒……

房俊沒有明說的是,一旦中原有變,國力不支之時,便無餘力掌控西域,佔領不佔領,也沒什麼兩樣。

見李二陛下面露沉思,房俊又說道:“更何況,相比於大唐府兵,西域各族更擅長騎兵作戰。中原至西域的整條道路都在西域諸國的控制之下,一旦發生變故,便是以大唐軍隊之短處去抵抗西域騎兵之長處,太過兇險。”

李二陛下點頭贊同:“確實是隱患重重。但是高句麗又為何不同?若在平壤城駐軍,豈不是依舊道路漫長、山河重重?”

這時期的遼東並未開發,雖然被高句麗佔據,但是這麼一群起源自東北山林野地之間的民族,從來都是破壞容易建設難,浪費著肥沃的土地,河深林密,道路險阻。

自中原至高句麗或許比至西域近了一些,但是沿途的條件並未好上多少。尤其是遼東苦寒,一年中有一半的時間寒冷不堪,尤其影響軍資的運輸。

人氣小說推薦More+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轉職聖騎士後風靡全漫畫
【歷時一年半,全文已完結,感謝支援正版!】 究極弟控沈莫玄和弟弟一起穿進了一本異世界耽美后宮漫裡,為了保護身嬌體軟的光明聖子(失憶弟弟),他加入了教廷聖騎士團,將覬覦聖子的魑魅魍魎們一律扼殺,好不容易讓弟弟以完璧之身撐到漫畫完結迴歸現實世界,卻無意中發現有什麼奇怪的東西也跟著過來了,包括但不限於: 那隻想對聖子下口但被當場釘在木樁上曝曬七天七夜的吸血鬼始祖; 那頭想擄走聖子卻被他設下陷阱關在地牢裡
蒙面紙羊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沖喜後,亡夫他又活了
【正文完結,番外更新中~】 【預收《小啞巴他有點乖》歡迎收藏】 本文文案:喻君酌原是侯府尊貴的小公子,卻因算命先生一句“克父”被送到了京郊的莊子裡寄養,直到十六歲這年才被接回。本以為人生會就此改變,卻不曾想等著他的依舊是無盡的冷落苛待,直至他橫死街頭…… 再次睜眼,他又回到了剛被接回喻府的這一天。 喻君酌累了,他不想再討好任何人,也不想再去爭取那稀薄得可憐的親情,而是選擇了嫁給淮王做男妻。 淮王,
林不歡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全家戰死後,八個嫂嫂助我重振家族
“大郎死,二郎亡,三郎馬踩肉泥漿,四郎為護太子爺,萬箭穿心在北疆……”北疆一戰,葉星的父親和八個哥哥全部戰死。 天家給的說法是遭遇敵軍偷襲,葉家父子為護太子捐軀。作為穿越者的葉星,更明白這就是天家針對葉家的一場陰謀。 葬禮上,八大家族前來退婚,八個嫂嫂卻不幹了,堅決表示要留在葉家,幫助葉星重振家族。 葉星腦子都差點不夠用了,葉家都被天家猜忌了,你們還要重振葉家,是嫌我死得不夠快嗎?
南燚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小霸王孫策,開局拍賣傳國玉璽
穿越成為小霸王孫策,先和周瑜結拜,再拍賣傳國玉璽,得到了原本的孫策想都不敢想的資源。 直接過江,橫掃江東,三顧茅廬,結拜諸葛亮。收服呂布,收服趙雲,收服劉關張。 看陳風如何在這亂世之中一統天下。當然,還順便滿足了自己的名將收集癖!
薯條君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開局一首詩,逼我當權臣
現代普通人謝桉意外穿越到四分天下的古代世界,因一首詩卷入廟堂紛爭,逐漸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 他從一個無名小卒成長為權傾朝野的權臣,結識了眾多江湖豪傑與廟堂權貴,經歷了賠銀案、文潮武弈、突梁紛爭等重大事件。 隨著神秘組織 “梁”的陰謀浮出水面,謝桉發現自己竟是昭烈帝的後人,肩負著拯救天下的重任。
望遠蛋